行測判斷推理:巧妙添加充分必要條件,讓論證無懈可擊
在公務員考試中,可能性推理題型一直是考生需要重點關注的。這類題型主要考察考生對論據(jù)與結論之間關系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通過添加充分必要條件,讓題干的論證更加嚴密,從而快速鎖定正確選項。
一、理解充分必要條件
在邏輯學中,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是兩個重要的概念。充分條件是指如果條件A存在,那么結論B一定成立;而必要條件則是指結論B要成立,條件A必須存在。在可能性推理題中,我們可以利用這兩個概念來加強或削弱題干的論證。
二、加強論證的策略——補充前提
例如:如果題干論據(jù)是“A公司有穩(wěn)定的資金鏈”,結論是“A公司發(fā)展迅速”。
選項可通過添加充分條件“只要公司有穩(wěn)定的資金鏈,公司發(fā)展就會迅速?!毖a充前提條件來加強題干的論證。
選項可通過添加必要條件“只有公司發(fā)展迅速,公司才有穩(wěn)定的資金鏈?!毖a充前提條件來加強題干的論證。
【例】多重宇宙理論通常也稱為平行宇宙理論,該理論認為有無數(shù)個宇宙與我們所在的宇宙并存,雖然我們無法意識到這一點。這些宇宙可能與我們所處的宇宙截然不同,但也可能與我們的宇宙極其相似。在更廣的意義上,要證明多重宇宙存在遠比單純想象它困難得多。甚至從一開始,有一部分科學家就認為這個理論稱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因為沒有人能證明多重宇宙理論是錯誤的——即它無法被證偽。
下列哪項最可能是上述論述所假設的前提?
A.平行宇宙理論至今未獲證實,只是單純的想象
B.只有能被證偽的理論,才能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
C.平行宇宙理論即使變成現(xiàn)實,對于人類的文明進步也未必是壞事
D.如果平行宇宙的數(shù)量足夠多,那可能意味著在我們認為的虛擬世界中發(fā)生的事情也會真實地發(fā)生在平行宇宙中
【中公解析】B。解析:科學家的論點:多重宇宙理論(平行宇宙理論)稱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茖W家的論據(jù):沒有人能證明多重宇宙理論是錯誤的——即它無法被證偽。論據(jù)說的是“無法證偽”,而論點說的是“稱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可以通過添加二者之間充分或者必要條件來補充科學家論證成立的前提。
A項,指出多重宇宙理論是單純的想象,即不是真實存在的,但并不能說明該理論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未在論據(jù)和論點之間建立聯(lián)系,不是科學家論證成立的前提。
B項,添加必要條件:只有能被證偽的理論,才能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而多重宇宙理論無法被證偽,因此稱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是科學家論證成立的前提。
C項,指出平行宇宙理論對于人類的文明進步的意義,但并不能說明該理論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未在論據(jù)和論點之間建立聯(lián)系,不是科學家論證成立的前提。
D項,指出如果平行宇宙的數(shù)量足夠多,那么虛擬世界中的事情也會發(fā)生在平行宇宙中,但并不能說明該理論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未在論據(jù)和論點之間建立聯(lián)系,不是科學家論證成立的前提。故本題選 B。
通過以上策略的學習和實踐,相信大家在應對公務員考試中的可能性推理題型時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快速鎖定正確選項。
(責任編輯:李明)